跳转到内容

小天管理

管理员
  • 注册日期

  • 最后上线

小天管理 发表的所有内容

  1. 公司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监控视频。需要保存 1-2 个月。目前采用内网 nas (黑裙) smb 的方式,5-6 个电脑一起录制就会非常卡顿(录制电脑)。 nas 监控表明 nas 上面的负载非常低,网络占用也不足 100m ( 2.4g 网卡)。 初步认为问题应该是因为电信 fttr 子路由负载过高导致。 同时视频是直接在 smb 的共享文件上录制,就是文件会直接生成在 smb 上(即便是没完全录制完成的)这导致每次传输的文件块体积很小,据了解 smb 在小文件传输上不具备优势,但是 windows 装 nfs 又过于麻烦,特别是录制电脑的 windows 版本并不统一。 请问有什么可行的优化方案么? 最后 windows 的映射驱动器和添加网络位置有传输性能上的差异么
  2. 拼多多入手了 16pro ,商品页写的最迟 9 月 30 号前发货,今年受电池影响估计有不少退单的,不知道有没有从拼多多购入的大哥,你们有发货了的吗?
  3. 背景 在下从初代开始使用 Apple Watch 至今,保有 S8 ,今年是例行升级的年份。本来想换成 Ultra 3 ,因为 Ultra 的外观硬朗一些,更靠拢本人审美。奈何今年没有更新,只能继续走常规款了。 今年的常规款有以下几点颇让人在意: 亮面质感的铝金属表壳有点意思,不知搭配好久没用的黑色不锈钢链式表带如何? 内地版(国行)不能快充,怎么办?更重要的是,以前的各种充电配件还能不能充国行? 结论 总体还行。有亮点,有不及预期的地方,但总的来说还是留下不退了。 要点速评 亮黑色外观: 通体深邃的黑色,在非点亮状态下表面外观呈现得很好。 但是这个亮黑色不够「亮」,没有以前黑色不锈钢版本的那种金属高光亮泽。亮黑色的工艺本身已算为数不多的创新点,但是想媲美不锈钢的抛光效果果然还是太勉强了。 搭配古早的黑色不锈钢链式表带( 2015 年入),能看,但表带显然更具光泽。考虑到 Watch 已经有好多代没黑色不锈钢表壳(而且以后大概率也不会有),现在也只能用这个亮黑色版本来填房了。 充电问题: 作为一个装备党,配件实在太多了,因此我从来不用自带的充电线。要是以前的配件不能用,我必不用国行!经过我实际测试,还好还好,都能正常充电。 具体的充电效率没有再测。 薄爆表: 本来没在意变薄这件事,结果上手后明显感觉轻了、薄了,感受特别明显。 国行否? 拿到实物前我也在研究非国行的入手渠道,肉身去香港或日本游玩然后顺手买一个是比较好的选择。 但是考虑到以下几点,我却步了: 非国行的 Apple Watch 毫无价格优势。 按照我自己的日常行为路径,倒是有时间给它慢充满电。 出去买太麻烦了。 所以,最终还是决定就这么着吧! 注释 已测试的充电配件如下: Apple MagSafe Duo 二合一充电器 Belkin BOOST↑CHARGE™ PRO Portable 手表充电底座 Anker MagGo (Qi2) 3-in-1 三合一充电底座 Satechi Dual Sided 2-in-1 USB-C 二合一便携充电器 Satechi 3-in-1 Foldable Qi2 三合一充电底座
  4. 使用方式就是用手机把选号的界面拍下来,然后程序自动识别车牌号,然后尽可能地将候选车牌号赋予意义。比如某个候选车牌号是 31442 ,程序可以识别出前三位是爱因斯坦生日,后两位是牛顿出生年的后两位。另外用户可以事先设置自己对哪类人更喜欢,比如如果对商人更喜欢的话,也许可以让程序优先从出名的商人方面赋予意义。这个没准能降低搜索负担。 我不知道这东西实现难度有多大,以及成功率。但是我感觉想要提高成功率肯定要加钱。我刚才用免费的 LLM 试了一下,不知道是不是的提示词不行还是怎么回事,它没从 31442 里看出什么东西。跟根据我贫瘠的对各种常见算法的理解,没有想到有专门的算法处理这种情况。我感觉基因比对算法也许有希望,但是我搜了一下,看不懂,有兴趣的人也许可以试试这个方向。我感觉这东西用正则应该是没戏了,可能只能用人工智能。但是 LLM 的分词问题好像注定了这个问题很难解决,不知道能不能强行把每个数字或者字母作为一个分词,比如在数字和字母之间加入符号? 我没车,但是我感觉这至少应该算个痒点吧?能买车的人相对来说也有有钱一点吧? 我有时候散步的时候会关注车牌号。我发现我有时候能从车牌号中看出模式。可能就是类似从随机的图案中看出人脸的机制吧。
  5. 之前大部分的私有化 Excalidraw 都只支持一种中文字体,最近 Excalidraw 更新了字体选择器功能,可以更方便的添加想要的字体。 自己就也搭建部署了一个: https://draw.vfox.me/。 新增的内容: 支持多种中文字体选择 图标标注免费字体和商用需要收费字体 因为中文字体相对都较大,所以对字体进行了分包,加快加载速度。 目前部署在 github pages ,欢迎大家访问体验,并提修改意见。如果有喜欢的字体也可以提新增需求。
  6. 我估计是更新完 iOS18 对苹果骂的最多的,当然不排除是我无能。 更新完 iOS18 后 负一屏旧版的小组件不能使用了 就是那个正式上小组件前可以编辑的 widget 我记得当时叫挂件。 那个时候诞生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应用:Pin 、Ai search 等 尽管他们有的已经不再更新,我通过数据备份还原一直沿用至今。 其中我最常用的是 Air launch 可以自定义快速启动各种 APP 和 APP 的一些特定功能 现在它们都在负一屏消失了…… 我捣鼓了半天 只能在桌面上把他们作为 APP 放上去 然后到这个特定桌面 点击使用 之前试图使用快捷指令代替 不行 负一屏快捷指令显示的内容太少了 而且排版麻烦。 还有就是右上下滑的控制中心 又一次改变了我的习惯,原来可以方便的一键关闭打开 WIFI 、蜂窝网络、蓝牙 现在我只能把他们单独放在控制中心,然后发现没有单独的 WIFI 和飞行模式,还要再把自带网络模块放进去 现在网络模块+单独的蜂窝网络、蓝牙占据了两行,功能还重叠;真棒! Amazing !
  7. 周刊内容除了常规的工具推荐,也会涉及一些日常生活、运动健康、法律案例等,所以叫做《生活周刊》 目前更新渠道主要是公众号 程序员楷鹏 和网站 https://wukaipeng.com/weekly 一、为什么考虑做周刊? 主要是发现程序员朋友创造力太强,每天都有新的产品诞生,想利用周刊去分享这些有用有趣的新奇物 另外是想分享非技术的东西,除了每天枯燥的编程,每个程序员朋友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最后,是希望通过周刊,继续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二、做周刊的困难? 周刊的入门门槛不高,工作量最多的无非是搜集和整理信息 但是困难的点在于长期的坚持 我看到的很多程序员朋友的周刊,写着写着就弃更了,很可惜 那么对个人的借鉴是「心要热,头要冷」 平复自己的热情,找到质量和产出的平衡点 三、后续规划? 现阶段主要是个人更新为主,持续探索,寻找更合适的内容类目和样式模版 鉴于目前是一个小周刊,0 影响力,没有像阮一峰老师一样的 GitHub 投稿仓库 后续会考虑 RSS 订阅或者小报童专栏 如果各位程序员朋友想要投稿,或者提提意见,欢迎发邮箱 wkpcoder@163.com
  8. 都已经到货了,珠海面交或邮寄。 16 和 16pro 都是黑色,256 。 绿色:cHBwcHBsYXU=
  9. 搜索 “free best 噶 u 你记住” 但是出现的谷歌搜索 却不是任何相关的 被污染过的结果 这是如何做到的? >备注 噶 u 你记住 原本拼音想打 “ 关键字” 输错导致的 结果预览 https://justpaste.it/fudzh
  10. 上次看到一个人分享 2024 还剩几天,做了个好玩的,把剩下几个月的愿望留下,年底来还愿,看看愿望实现了没... https://2024wishlist.vercel.app 还剩 103 天,2024 已经过去 72%...
  11. 今年发布的华为三折叠手机 Mate XT 和苹果 16 到底哪方能够赢得市场
  12. 个人目的只是想从 应用使用的角度来理解,非对称加密、公钥私钥这些概念。 对于 ssh 的`authorized_keys`的应用使用过程为: ● 服务器检查 `authorized_keys` 文件,找到与客户端提供的公钥匹配的条目。 ● 服务器生成一个随机数,并使用公钥对其进行加密,然后将加密后的消息发送给客户端。 ● 客户端使用私钥解密该消息,并将解密后的随机数返回给服务器。 ● 服务器验证返回的随机数是否正确。如果正确,服务器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。 从这个过程,理解了"正因为客户端使用了私钥来解密,所以才能证明客户端的身份。",而且反过来,“私钥加密,公钥解密”是无法证明身份的。 自己也去 ssh 连接了多个服务器,查看了`authorized_keys`的内容。也看了客户端自己`~/.ssh/id_rsa.pub`。 那对于“私钥签名,公钥验证”,有什么应用场景是平时接触得到的? - 而且最好有实物可以查看,帮助理解。 - 而且要是能有一个和我上面差不多的简单分析,就更好了。
  13. 现在英特尔这么没落了吗 在我印象中曾经的英特尔 i3 默秒全,i5 秒全家,i7 轰成渣
  14. 结论 差强人意。预期提得太高了,以至于我实际使用后的感受是「还行,不退了」,而不是「卧槽,果然牛逼」。 横评决策 AirPods Pro: 如果你手持 AirPods Pro (第二代),并且不受耳道问题困扰,勿换 AirPods 4 。 如果你还在用第一代,建议升级到 Pro 的第二代。 AirPods 2: 我至今还保有 AirPods 2 ,一般是视频会议的时候用(需要连续佩戴 1-2 小时)。本来以为拿到 AirPods 4 后 2 就可以功成身退了,结果发现它根本走不了! 其他头戴式耳机: 手头保有一个 BOSE QC45 ,本来等着 AirPods Max 2 的,结果没有。这个头戴式耳机一时半会儿也还是走不了。 固定点位的日常办公还是优先用头戴式,出行用 AirPods 4 。 要点速评 主被动降噪: 在室内环境、外面下大雨的情况下,降噪可堪一用,基本不受干扰。打开窗直面狂风骤雨时,风声呼呼作响。 总的来说可以接受,跟 Pro (第一代)基本持平。 佩戴舒适度: 有胀耳感,而且佩戴的时候需要在耳廓中调整下最佳位置。舒适度跟 2 没得比。 不过比 AirPods 3 还是好那么一点。 是否易脱落: 容易!我靠着椅背向后一仰,右耳塞就掉下来了。 充电盒相关: 可以吸附到 Watch 充电座上,好评! 不能用 MagSafe 充电器,行吧。 没有挂绳孔,差评! 我发表过的相关帖子 AirPods 3 速评 AirPods / AirPods Pro / Powerbeats Pro 速评
  15. 之前在做图片处理的时候,对比了几种阈值方式,最后使用 hsv 阈值进行二值化化,但是 hsv 的范围不太好确定,就自己写了一个小工具,动态观察图片变化确定阈值的工具
  16. 有用-滴答清单的吗? ios18 上面桌面小组件用不了了 之前还能用,这次一升级,用不了了。 有推荐其他同类 app 的嘛?
  17. 最近申请了一个亚马逊境外云,本来想趁着 12 个月免费就搞一个私人博客之类的,后来再架设一个梯子。结果我发现新加坡和美国西部两个申请的地方 ip 在国内都 ping 超时,梯子架起来也连不上,可能我之前一直对于架设梯子不太了解,所以这次来问一问是不是 IP 地址问题还是由于我对于网络代理架设不太熟悉导致以为是 IP 被封而不能代理链接。
  18. 虽然每年都升级,今年对 desert titanium 实在无感,所以选了和 15pm 一样的 natural titanium 。 结果就是迁移的过程中好几次拿起来旧的以为在设置新的手机,放一起不去看 camera control ,根本分不清 另外就是 eSIM 迁移真是痛苦,物理卡可以直接还,eSIM 不知道是运营商限制还是啥,都是各种找客服,客服提示 iOS 直接可以迁移,但实际提示不支持。然后又跟 Apple watch 的 eSIM 有冲突,取消重新激活一顿操作,最后几个小时后,找了 N 个客服和电话之后重新发了 eSIM QR code 才更换成功。 还好是不支持年年换新,否则去店里,迁移数据慢,然后 eSIM 得找运营商,估计苹果都得让大家自己把手机带回去迁移完再把老得回收。 总结,iPhone 16 多了一个超级难用的 camera control button 。
  19. 升级到 iOS18 待机显示好像没有通知了,BUG ?
  20. 最近打算搭建一个论坛,功能可以简单点,界面差不多的论坛类源码帮忙推荐下,谢谢
  21. 现在的手机已经处于随时要崩溃的状态,到处都是各种碎和裂~ 现在想换手机了,小米 15 还要一个多月才发。有点想买 14~,但不知道 15 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大的更新。很纠结